9月12日,在万山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和贵州亚桥公益、冲广坪社区的支持下,铜仁万泽社会服务发展中心开展的“护苗成长行——随迁儿童‘食’验站计划”第四阶段活动圆满落幕。本期以“食品安全实验趣”为主题,通过一系列趣味科学实验,带领孩子们亲手探索常见饮料的色彩奥秘,进一步直观认识食品添加剂,树立健康饮食观念。

实验启程,社工带领孩子们回顾了上一期“自制可乐”实验。大家重温了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酸碱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泡的过程。社工进一步解释道,可乐的深邃颜色并非来自可乐果,而是源自“焦糖色”等食用色素,并通过模拟实验展示其着色原理。这一回顾从“汽”与“色”两个维度,巩固了孩子们对碳酸饮料的认识,为本期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多彩饮料辨一辨
社工展示了市面上几种颜色鲜艳的饮料,并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颜色来自哪里?是水果还是其他东西?”。孩子们踊跃发言,新加入的孩子多数认为是水果,而上期参与过的孩子则敏锐地指出是色素。

“护色片”提取色素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在社工的引导下,小朋友们首先利多样的添加剂和色素创意调配出一杯杯色彩缤纷的饮品,随后将自制的饮料倒入透明杯,并放入“护色片”。静静观察片刻,奇迹在杯中诞生——护色片迅速吸附并带走了饮料中鲜艳的色素,原本绚丽的自制饮料逐渐回归澄澈。这一从“创造色彩”到“解密色彩”的完整过程,不仅让孩子们亲眼见证了食品添加剂的“魔法”,更通过亲身参与,深刻体会到人工色素的直观性。


“变色火山熔岩”趣味实验
紧接着,活动进入了又一个高潮——“变色火山熔岩”实验。社工利用食用油、小苏打(碱性)与白醋(酸性)相遇后迅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模拟了壮观的火山熔岩沸腾的场景。各色的色素在大量二氧化碳气泡喷涌而出,推动着彩色的“熔岩”在油层中翻滚、沸腾、上下奔涌,呈现出如梦似幻的绚丽景象。孩子们目不转睛,惊叹声此起彼伏,不仅在视觉盛宴中感受到科学的魔力,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酸碱性反应的奇妙原理。

活动在孩子们的惊叹与欢笑声中缓缓落下帷幕,桌上还散落着实验用的杯子、护色片和未用完的小苏打,每一处痕迹都记录着这个夜晚满满的探索与惊喜。孩子们仍围在实验桌旁,有的兴奋地向社工展示手中变得清澈的饮料,有的忙着跟刚认识的小伙伴讨论“变色熔岩”到底像不像滚烫的岩浆,他们不仅是学生,更是小小食品安全卫士、小小思考者。
编辑:中心办公室
一审:宋晶晶
二审:唐丽青
三审:宋泽顺